小溫泉也有大學問

作者:

時間:
2019-03-07

溫泉水溫一般較高,如果從溫度較低的空氣中突然浸入泉水里,一般很難適應,所以要溫熱循序。先用手或腳試探水溫是否合適,再進入溫泉泳池,并注意要從低溫泉到高溫泉,逐步適應溫泉水溫。

經過溫熱循序后,大可輕松自在的享受溫泉浴,不過有的人喜歡在溫泉中長時間浸泡,時間一長,就會出現眩暈、全身乏力。所以比較合理的方法就是采取反復浸泡,每次不超過三十分鐘。這樣就能避免長時間浸泡給身體上帶來的不適。同樣,如果您在泉水中感覺口干、胸悶時,可到池邊先休息一會,或喝點飲料補充水分,然后進行再進入泳池,不必一味追求浸泡的時長,增加身體負荷。再有泡過溫泉后盡量少用沐浴液,因為溫泉水中含豐富的礦物質,所以用清水沖身更有利于保持附在皮膚上的礦物質。

常見的溫泉熱浴可使肌肉、關節松弛,達到消除疲勞功能。也可擴張血管,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新陳代謝。而冷熱泉交替的方式,可使血管擴張收縮,增強全身肌肉,不過水溫及時間以個人舒適為宜,切勿溫差達大造成身體不適。

在喜好泡溫泉的人群中,女性不占少數,原因就是溫泉具備的美容功效。而《長恨歌》中一句“春寒賜浴華清池,溫泉水滑洗凝脂”也恰恰道出了古人對溫泉美容效果的認可。都說美容要以補水為先,溫泉成分的第一個美膚功效就是為皮膚補充水分,并且通過礦物成分的作用保留皮膚的滋潤感。除了補水,泡溫泉還可以舒緩、抗過敏,潛移默化地加強皮膚天然保護屏障。溫泉水中的有機礦物成分是溫泉能夠美膚的關鍵所在,這種在地殼內流轉了幾個世紀、蘊含著豐富礦物及植物精華的地下泉水,能補充肌膚的天然活力,因此泡過溫泉之后,皮膚會變得更加健康豐潤。由此看來泡溫泉還真是一樁美事,雖然泡溫泉能夠美容、健體,但究竟應該如何“泡”還是大有學問的。
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