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泉沐浴及文化

作者:

時間:
2019-03-07

中國歷代皇室法典都規定了在登基、承位、祭奠、開元等重大活動伊始要戒齋三日、沐浴更衣的祖典,眾多的洗浴禮儀不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是中國這個“禮儀之邦”的代表性禮儀之一。


儒家文化“有澡身而浴德,與其澡于水,寧澡于德”之說??鬃拥拈T生曾點把洗澡作為一種至美的人生境界加以贊賞:“暮春者,春服既成,冠者五六人,童子六七人,浴乎沂,風乎舞雩,詠而歸?!北砻髦袊丛∥幕膫鹘y,不僅在于發膚之康潔,而且更講求品行之端莊、德行之良好。


而溫泉沐浴,更是沐浴文化中的尊貴典范。其中,在公元745-755年間,每年10月,唐玄宗都要偕貴妃姊妹和親信大臣都要去溫泉“避寒”,直至翌年暮春才返回京師長安。從開元二年到天寶十四年間(714-755年),唐玄宗共正式出游36次。臨時短期出游不計其數。每次出游均有百官羽衛隨行,簡直把中央政府機關全部搬到溫泉。溫泉成為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故事的見證。從“溫泉水滑洗凝脂”,到“漁陽鼙鼓動地來,驚破霓裳羽衣曲”,一段凄婉感人的歷史故事。楊貴妃無疑成為了中國溫泉品牌的形象大使,成為了中國溫泉文化的首席代言人。唐人風流雖已隨風逝,但溫泉文化卻世代流傳。


溫泉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天然瑰寶。溫泉的醫療保健作用,在遠古就有記載。東漢時期天文學家張衡在《溫泉賦》中曾提到:“有病厲兮,溫泉泊焉”。


據資料記載,歷史上溫泉的利用起源于秦朝,最為輝煌的時候就是唐代,唐“華清宮”就是唐代溫泉沐浴文化的代表。而那時的溫泉,多數只是為皇親國戚、高官貴人所享樂,以求達到長生不老、容顏永駐的目的。有名的“貴妃出浴”就是人所共知的歷史。


新中國成立以后,隨著祖國醫學的不斷發展,溫泉療法更廣泛應用于臨床,在保健康復及疾病治療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在全國范圍內已陸續建成規模不等的溫泉療養院400多處,病床10萬多張。其中較為著名的有“遼寧湯崗子泉”、“陜西臨潼華清池”等。


與此同時,還成立了一批溫泉醫療機構,從事理論研究,并取得很多重要研究成果,從而使我國溫泉學實踐和理論研究在某些方面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。


可以看出,這個時代的溫泉,多是屬于“療養”的概念。


到了現代,溫泉的利用除“療養”外,還被引入賓館酒店、居民樓作為洗澡的熱水資源,或被作為清潔能源來利用。北方也有用于溫泉采暖、供熱等。日本人喜愛沐浴溫泉在全世界都有名,但日本溫泉只是居民日常的生活所需,就像廣東人每天都需要沖涼一樣。日本80%的酒店都有溫泉,但都是酒店的配套項目,而不是溫泉旅游。


因此,20世紀末以前,溫泉的利用僅僅停留在“療養”概念,或作為酒店的配套等,溫泉未能被作為一種旅游資源來認識和利用,遠遠未能形成溫泉旅游的概念。


直到1998年,中國第一家露天溫泉旅游度假村——珠海御溫泉建成開業,從此開創了一種溫泉資源開發、利用、經營、管理的全新理念和模式,一個新興的旅游產業——溫泉養生休閑度假旅游開始在廣東興起,并在短短的幾年內在全國范圍得到非常迅速的發展,成為旅游產業里一朵鮮艷、靚麗的奇葩。到2003年,天沐溫泉作為后起之秀,擔負起思考中國沐浴文化出路的重擔,提出了天沐沐湯禮儀——九步六法,從而使溫泉行業走上了文化為標桿的康荘大道。


那么什么叫溫泉旅游呢?即以沐浴溫泉文化為目的,達到健身、養生、休閑、度假效果的旅游。


溫泉旅游中,溫泉成為一種主導產品,客房、餐飲、娛樂為溫泉而配套,人們主要為沐浴溫泉而來。為更好地沐浴溫泉,他們住在酒店里,吃在各式風味餐廳里,盡情地享受休閑假日生活。在這里,經營的是溫泉沐浴文化,經營的是養生、健康。通過溫泉沐浴和接受親情服務,游人的心情得到放松,心靈得到升華,性情得到陶冶,價值得到升華,健康投資得到回報。


溫泉養生休閑度假旅游,把溫泉的養生功能與休閑度假旅游概念完美融合,溫泉已不再是“療養”的代名詞,溫泉已不是洗浴中心的大澡堂子,而成為養生、休閑、度假、旅游的文化載體。在這里,溫泉的內涵得以擴大,溫泉健康投資的目標群得到延伸,溫泉有了新的生命力。


以沐浴溫泉為目的、達到健身、養生、休閑、度假效果的溫泉旅游,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健康投資,而且是在旅游中獲得健康?!罢埲顺燥埐蝗缯埲顺龊埂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。


相關推薦